易經原著(持續更新)
易經原著(持續更新)
最新易經原著整理
易經,是一部闡述天地萬物、宇宙萬象變化的古老經典,是蘊涵著樸素深刻的自然法則、和諧和辯證思想的哲學典籍,是從整體的角度去認識和把握世界、把握自然運行的規律,把人與自然看做是一個互相感應的有機整體,即「天人合一」。
《易經》被譽為諸經之首大道之源,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總綱領,是中華民族五千年智慧的結晶。他含蓋萬有、綱紀群倫,是中華文化的傑出代表;他博大精微、包羅萬象,亦是中華文明的源頭。其內容涉及哲學、生命、自然、科學、政治、天文、地理、文學、藝術等諸多領域,是各家共同的經典。
簡介
《易經》包括《連山》《歸藏》《周易》三部易書,現存於世的只有《周易》。《周易》相傳是周文王被囚羑裏時,研究《易經》所作的結論。
對於《周易》的成書,《漢書·藝文誌》曰:「《易》道深矣,人更三聖,世歷三古」。
《周易乾鑿度》有雲:「垂皇策者羲,益卦德者文,成名者孔也」。
「三聖」、「三古」之說簡而言之,即:
上古時代,通天之黃河現神獸「龍馬」,背上布滿神奇的圖案,聖人伏羲將其臨摹下來,並仰觀天文、俯查地理,而做「八卦」;
中古時代,姬昌被紂囚禁於羑裏,遂體察天道人倫陰陽消息之理,重八卦為六十四卦,並作卦爻辭,即「文王拘而演《周易》」;
下古時代,孔子喜「易」,感嘆禮崩樂壞,故撰寫《易傳》十篇。
《周易》內容包括《經》和《傳》兩個部分。
《經》主要是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卦和爻各有說明(卦辭、爻辭),作為占蔔預測之用。《傳》包含解釋卦辭和爻辭的七種文辭共十篇,統稱《十翼》,為孔子所撰。
周易,所謂周者:一為「周代」,二為「周普」。西周所用之書則冠以「周」字,名為《周易》。後者則取鄭玄《易贊》,「'連山』者,象山之出雲,連連不絕。'歸藏』者,萬物莫不歸藏於其中;'周易』者,言易道周普,無所不備。」
《易經》目 錄
《乾卦》第一
《坤卦》第二
《屯卦》第三
《蒙卦》第四
《需卦》第五
《訟卦》第六
《師卦》第七
《比卦》第八
《小畜卦》第九
《履卦》第十
《泰卦》第十一
《否卦》第十二
《同人卦》第十三
《大有卦》第十四
《謙卦》第十五
《豫卦》第十六
《隨卦》第十七
《蠱卦》第十八
《臨卦》第十九
《觀卦》第二十
《噬嗑卦》第二十一
《賁卦》第二十二
《剝卦》第二十三
《復卦》第二十四
《無妄卦》第二十五
《大畜卦》第二十六
《頤卦》第二十七
《大過卦》第二十八
《坎卦》第二十九
《離卦》第三十
《鹹卦》第三十一
《恒卦》第三十二
《遯卦》第三十三
《大壯卦》第三十四
《晉卦》第三十五
《明夷卦》第三十六
《家人卦》第三十七
《睽卦》第三十八
《蹇卦》第三十九
《解卦》第四十
《損卦》第四十一
《益卦》第四十二
《夬卦》第四十三
《姤卦》第四十四
《萃卦》第四十五
《升卦》第四十六
《困卦》第四十七
《井卦》第四十八
《革卦》第四十九
《鼎卦》第五十
《震卦》第五十一
《艮卦》第五十二
《漸卦》第五十三
《歸妹卦》第五十四
《豐卦》第五十五
《旅卦》第五十六
《巽卦》第五十七
《兌卦》第五十八
《渙卦》第五十九
《節卦》第六十
《中孚卦》第六十一
《小過卦》第六十二
《既濟卦》第六十三
《未濟卦》第六十四
以下是每個卦的原著原文。
第1掛 乾卦
乾,元亨,利貞。
初九:潛龍勿用。
二九:見龍在田,利見大人。
三九: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無咎。
四九:或跌其趾,無咎,利永貞。
五九:見群龍無首,吉。
上九:童蒙之吉,於兇之憂。
第2掛 坤卦
坤,元亨,利牝馬之貞。
君子有攸往,先迷,後得主,利。
西南得朋,東北丧朋。安貞吉。
初六:履霜,坦々如也。
池沼不食,亦未寒也。
六二:困蒙,吝。
六三:童蒙不值,貞凶。
六四:履虎尾,垂々其尾,吝。
六五:貞吉悔亡,震用伐鬼方,三年有賞於大國。
上九:擊蒙,不利為寇,利禦寇。
第3掛 屯卦
屯,元亨,利貞,勿用有攸往,利建侯。
初九:磐桓,利居貞,利建侯。
六二:屯如邅如,乘馬班如。
匪寇婚媾,女子貞不字,十年乃字。
六三:即鹿無虞,惟入于林中,君子幾不如舍,往吝。
六四:乘馬班如,求婚媾,往吉,无不利。
九五:屯其膏,小貞吉,大貞兇。
上六:乘馬班如,泣血漣如。
第4掛 蒙卦
蒙,亨。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
初噬告,再三歸告。貞吉。
初六:發蒙,利用刑人,用說桎梏,以往吝。
九二:包蒙吉,納婦吉,子克家。
六三:勿用娶女,見金夫,不有躬,无攸利。
六四:困蒙,吝。 六五:童蒙之頃,利貞。
上九:大人勿頻,有寇,惫而不安,行有眚,終凶。
未完,待續...

香港易學研究院
01.01.2023
hkyhri.org.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