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易學研究院丨發佈易學界迄今為止最宏大的三大建設項目

香港易學研究院提出了三個主要的計劃:建設完善的現代中華易學文化學術體系、改善現有中華易學學術的漏洞、保育與推動中華易學文化的發展。

· 常規會議,資料庫

香港易學研究院簡介

香港易學研究院,前身是香港易經研究院「 1979年-2019年,香港知名文化機構」,為了建設現代化易學學術體系與宣揚中華文化的目標,需要用到代表性的學術專業詞,故改易經易學,易學聽來,更加具有代表性與宏觀性。因此,2022年正式更名、並重組為香港易學研究院。

香港易學研究院以下簡稱本研究院,創立於中國香港,2022年由香港企業界與文化界等專業人士聯合創辦的一個非營利性的專精於中華易學文化研究的學術機構。香港易學研究院提出了三個主要的計劃:建設完善的現代中華易學文化學術體系、改善現有中華易學學術的漏洞、保育與推動中華易學文化的發展。

第一部分:本研究院的宗旨

本研究院的宗旨是為建設完善的現代中華易學文化學術體系、改善現有中華易學學術的漏洞、保育中華易學文化,以及推動中華易學文化的發展而服務。

我們的使命是建立一套完整的、現代化的中華易學學術體系,推動中華易學學術的發展,並促進中華易學文化相關的文化、教育、科學、藝術和公益事業的發展,以及推動保育易學文化等各種活動。

我們的目標是通過不斷努力和社會合作,使我們的文化體系更加完善、繁榮和穩定發展,讓中華文化發揚光大,從而讓每個人都能受益。

第二部分:本研究院的性質

該機構是一個非營利性機構,其所有活動和行為均遵守適用的法律和法規。
本研究院不為任何個人或組織謀求利益。
本研究院的所有財產和收入將用於支持機構的宗旨,實現其目標,推動其事業的發展。
本研究院董事會是該機構的最高決策機構,董事會成員均為義務工作,不接受薪酬。本研究院不會向任何人、股東或機構派發股息。
本研究院的管理人員也不接受薪酬,除非必要的費用。

第三部分:本研究院的運作方

本研究院依靠會員和捐贈者的支持等來維持其運作。
本研究院向所有捐贈者承諾,所有捐贈款項將全部用於機構的宗旨,不用於個人利益。
本研究院將定期公佈其財務報告,向所有人展示其收入和支出。
本研究院董事會將定期審計機構的財務狀況,確保機構的財產和收入得到合理利用。
本研究院的決策將通過公開透明的方式進行,所有決策都將在董事會會議上進行投票,並公開記錄在案。

第四部分:本研究院的解散方式

如果本研究院無法維持其運作,或者其宗旨已經得到實現,本研究院將解散。
在解散之前,本研究院董事會將向所有會員和捐贈者通報該機構的決定,並公佈其財務報告。
本研究院所有財產和收入將用於促進公共利益,並交由受信任的第三方管理。

結語
香港易學研究院屬於非盈利性質。本研究院的宗旨是為建設完善的現代中華易學文化學術體系、改善現有中華易學學術的漏洞、保育中華易學文化,以及推動中華易學文化的發展而服務,其所有活動和行為都是為了實現這一目標。本研究院的管理人員和董事會成員都是義務工作,不接受薪酬,本研究院的所有財產和收入都將用於支持其宗旨和事業的發展。本研究院的運作方式也是公開透明的,定期公佈財務報告,接受審計,並公開記錄所有決策。最後,本研究院還闡明瞭機構的解散方式,如果本研究院無法繼續運作或者宗旨已經得到實現,機構將解散,所有財產和收入將用於促進公共利益。

建設現代中華易學學術體系計劃

計劃發起者
香港易學研究院

計劃目標
建設現代化、科學化的易學學術體系,推動易學的傳承和發展,提高易學的學術地位和影響力。

計劃時間
15年「 2023-2038」

計劃流程
前5年「 2023-2028」

整理中古今的易學資料,將其編排、整理至少70%的有序、有章、便捷的資料完善度。
搭建現代易學學術考核制度框架,制定易學學術考核標準和程序。
推動更多的人參與研究、整理易學文化的任務,建立易學研究志願者和實習生團隊,培養易學研究人才。

中5年

「 2028-2033」

研究和整理易學學術體系,構建易學的基本理論體系和方法論體系,建立易學學術研究群體。
推廣易學學術成果,舉辦學術研討會和講座,出版易學學術專著和期刊,提高易學學術地位和影響力。
拓展易學的國際交流和合作,與國際易學學術機構進行交流和合作,引進外國專家和學者參與易學研究。

後5年

「 2033-2038」

完善易學學術體系,進一步深入研究易學學術體系的理論體系、方法論體系和應用體系,提高易學學術研究的深度和廣度。
加強易學的傳承和發展,建立易學的傳承機構和培訓機構,培養易學研究人才和傳承人才,推動易學的傳承和發展。
提高易學的社會認可度和體系認可度,研究院人員大力宣傳易學文化,並與一些機構進行合作推廣等。

具體步驟
第一階段「 2023-2038」 為整理中古今的易學資料,將其編排、整理至少70%的有序、有章、便捷的資料完善度;同期,搭建現代易學學術考核制度框架;再者,推動更多的人參與研究、整理易學文化的任務;等。

整理易學資料
在整理易學資料的過程中,香港易學研究院將收集中古今易學相關的文獻、著作、研究報告等,並進行編排整理,以建立易學知識的資料庫。這些資料不僅包括易經的原典、注疏,還包括易學理論研究、易學實踐案例等。第一階段主要是整理和編排易學的資料,使其有序、有章、便捷,提高易學研究的效率和准确性。具体的任务包括:

收集中古今易学相关文献和资料,包括典籍、注解、研究论文等,形成易学资料库。
对收集到的易学资料进行筛选、分类、编排、整理,建立易学资料分类体系,以便于学者和爱好者查询和研究。
制定易学资料的标准化整理和出版规范,确保易学资料的质量和准确性,以便于易学研究的推广和传承。

搭建易學學術考核制度框架
建立現代易學學術考核制度框架,包括對易學研究人員的考核、對易學研究成果的考核、對易學實踐成效的考核等,以推動易學學術的發展和進步。

推動更多人參與易學文化的研究
香港易學研究院希望能夠推動更多的人參與易學文化的研究,包括吸引更多的青年人參與,以保障易學學術的傳承和發展。

第二階段「 2028-2033」的主要目標是搭建一個更完整、更有根據、更現代化的易學學術體系系統,建立一支穩定的易學學術研究群體,以便於更深入地研究易學學術體系的理論和實踐。

具體來說,本階段計劃實現以下目標:

1.建立易學學術考核制度框架

易學學術考核制度框架是易學學術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包括易學知識體系、易學學術研究方法、易學實踐技術和易學研究成果等方面的考核。我們計劃邀請易學學術專家和學者,共同制定易學學術考核制度框架,以確保易學學術體系的科學性和系統性。

2.推動易學學術研究

我們計劃邀請更多的易學學術專家和學者參與易學學術體系的研究和探討,並舉辦學術研討會、講座等活動,以促進易學學術體系的發展。

3.加強易學資料整理工作

我們計劃進一步整理和彙編易學古籍和現代研究成果,以建立易學學術體系的知識庫和資料庫,便於易學學術研究的深入開展。

4.建立易學學術研究機構

我們計劃建立易學學術研究機構,以提供易學學術研究的支持和保障,並加強易學學術體系的研究和發展。

第三階段「 2033-2038」此階段相信易學學術體系研究有了70%以上的完善度;易學學術系統有了現代化的、社會認可的與科學的價值;有豐富的傳承者、機構、研究院等

提高易學學術研究的完善度
香港易學研究院在第三階段的計劃中,將進一步加強對易學學術體系的研究和整理工作,以提高易學學術體系的完善度。

第三阶段则是易学学术体系的完善和推广阶段。具体的任务包括:

继续深化易学学术体系的研究,强调理论的系统性和实用性,为易学研究提供更加全面、科学的理论基础。
推广易学研究成果,加强易学研究的宣传和推广,提高社会对易学的认识和理解。
加强易学教育的推广和实践,推动易学的普及化和现代化发展,培养易学人才,增强易学研究的活力和创造力。

建立易學學術系統的社會認可和科學價值
香港易學研究院希望能夠通過易學學術研究工作的持續推進,建立易學學術系統的社會認可和科學價值,以促進易學文化的傳承和發展。

培養易學學術傳承者和研究機構
在第三階段的計劃中,香港易學研究院將通過開展易學學術研究課程、招募人才、建立易學研究機構等多種方式,培養易學學術的傳承者和研究機構,以確保易學傳承下去。預算

計劃書的最後一部分是財務預算。以下是該計劃的預算估算:

第一階段,總費用估算:
研究人員費用:500萬元
資料整理、編排等費用:300萬元
網站設計、維護、資料庫建立費用:200萬元
管理費用:100萬元
總計:1100萬元

第二階段,總費用估算:
研究人員費用:800萬元
學術研討會費用:300萬元
出版物費用:500萬元
管理費用:200萬元
總計:1800萬元

第三階,總費用估算:
研究人員費用:1200萬元
學術研討會費用:400萬元
出版物費用:800萬元
管理費用:300萬元
總計:2700萬元

總預算估算:1100萬元 + 1800萬元 + 2700萬元 = 5600萬元

以上預算僅供參考,實際費用可能會有所不同。此外,還需要進行詳細的財務規劃和管理,以確保該計劃的順利實施。

保育與發展中華易學文化計劃

發起者

香港易學研究院

背景與動機

易學作為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中國歷史上佔據著極其重要的地位。易學是以六十四卦為基礎的哲學體系,它蘊含了中國傳統文化的智慧和精髓,對於中華文化的發展和傳承具有深遠的影響。

然而,近年來隨著現代化進程的加速,中華傳統文化的遺產正面臨著嚴重的挑戰,易學文化也不例外。許多人對易學的理解和認識都停留在表面,對其深層次的意義和價值缺乏足夠的認知和重視。因此,我們希望通過本次計劃,提高人們對易學文化的認識和理解,從而保育和發展這一重要的文化遺產。

目標

本次計劃的主要目標是通過一系列的措施,促進易學文化的保育和發展,讓更多的人認識、了解和學習易學文化,從而推動中華傳統文化的發展和傳承。具體目標如下:

  1. 開展易學文化普及活動,向公眾介紹易學的基本概念、理論和應用。

  2. 舉辦易學文化講座和研討會,邀請專家學者深入解析易學的哲學體系和應用價值。

  3. 建設易學機構標誌性建築;儲存與編輯易學文化讀物,出版易學文化專著,為學習者提供易學知識和學習材料。

  4. 開展易學文化研究,深入探討易學的哲學體系和應用價值,並促進易學文化的創新和發展。

  5. 推動易學文化的傳承和發展,培養易學文化的後繼人才,促進易學文化的傳統和發展。

計劃內容:

1.易學文化普及活動:我們將開展易學文化普及活動,向公眾介紹易學的基本概念、理論和應用,讓更多的人了解和認識易學文化。我們將在社區、學校、文化中心等地開展易學文化普及活動,並提供易學文化普及資料和工具,讓參與者能夠深入了解易學文化的內涵和價值。

2.易學文化講座和研討會:我們將舉辦易學文化講座和研討會,邀請專家學者深入解析易學的哲學體系和應用價值,以及易學與現代科學、人文社會等領域的關係。透過這些活動,我們將推動易學文化的研究和發展,促進易學文化的創新和轉化。

3.易學文化讀物和出版:我們將編輯易學文化讀物,出版易學文化專著,為學習者提供易學知識和學習材料。這些讀物和專著將介紹易學的基本概念、理論和應用,以及易學在中國傳統文化和現代社會中的地位和作用。

4.易學文化研究:我們將開展易學文化研究,深入探討易學的哲學體系和應用價值,並促進易學文化的創新和發展。我們將建立易學文化研究中心,邀請專家學者進行研究,並開展易學文化研究項目,提高易學文化研究的水平和成果。

5.易學文化傳承和發展:我們將推動易學文化的傳承和發展,培養易學文化的後繼人才,促進易學文化的創新和發展。我們將舉辦易學文化研修班和培訓課程,培養易學文化的專業人才和愛好者,提高易學文化的普及和影響力。同時,我們也將開展易學文化遺產保護和維護工作,推動易學文化的傳承和發展。

6.易學文化交流和合作:我們將加強易學文化交流和合作,促進易學文化的國際化和現代化。我們將邀請海外專家學者來港交流和合作,並開展易學文化國際論壇和研討會,擴大易學文化的影響力和交流平台。

7.易學文化創新和轉化:我們將推動易學文化的創新和轉化,鼓勵創新思維和實踐,開發易學文化的應用價值和商業潛力。我們將結合現代科技和文化創意產業,開發易學文化的新形式和新產品,推動易學文化的現代化和創新發展。

計劃目標

通過上述內容,我們的計劃旨在實現以下目標:

  1. 推動易學文化的普及和傳承,讓更多人了解和認識易學文化的內涵和價值。

  2. 促進易學文化的研究和發展,提高易學文化研究的水平和成果。

  3. 培養易學文化的專業人才和愛好者,推動易學文化的創新和發展。

  4. 加強易學文化交流和合作,推動易學文化的國際化和現代化。

  5. 推動易學文化的創新和轉化,開發易學文化的應用價值和商業潛力。

計劃成果

通過實施以上計劃,我們期望實現以下成果:

  1. 易學文化得到更廣泛的認知和關注,推動易學文化的傳承和發展。

  2. 易學文化的研究和發展取得新的進展和成果,提高易學文化的學術水平和影響力。

  3. 易學文化的專業人才和愛好者得到更好的培養和發展,推動易學文化的創新和轉化。

  4. 易學文化的國際化和現代化進一步推進,促進中華文化的對外交流和融合。

  5. 5.易學文化的應用價值和商業潛力得到開發和實現,為文化創意產業和相關產業的發展注入新的動力和活力。

計劃實施

為實現上述目標和成果,我們將采取以下措施

  1. 開展易學文化普及活動,如講座、論壇、展覽等,推廣易學文化知識和理念。

  2. 開展易學文化研究項目,如易學文獻整理、易學理論研究、易學應用研究等,提高易學文化的學術水平和研究成果。

  3. 開展易學文化人才培養項目,如易學專業人才培養、易學愛好者培訓、易學師資培訓等,提高易學文化的專業化和推廣能力。

  4. 開展易學文化交流合作項目,如海外學者來港交流、國際易學文化論壇、易學文化交流活動等,促進易學文化的國際化和現代化。

  5. 開展易學文化創新轉化項目,如易學文化創意產業孵化、易學文化商業應用開發、易學文化新產品研發等,推動易學文化的現代化和商業化發展。計劃實施的時間表和預算

 

計劃實施時間為三年,預算總額為2500萬港元。具體時間表和預算分配如下:

  1. 第一年:在香港建立易學標誌性建築,以供易學學者使用於傳承,保存易學資料等,預算為2000萬港元。

  2. 第二年:易學文化普及活動、易學文化研究項目、易學文化人才培養項目,預算為150萬港元;易學文化交流合作項目、易學文化創新轉化項目,預算為200萬港元。

  3. 第三年:易學文化綜合發展項目、易學文化總結報告撰寫和發布,預算為150萬港元。

計劃實施的組織架構和實施方案

為有效實施此計劃,我們將組建易學文化保育與發展項目小組,該小組負責項目的組織、協調、實施和監測等工作,具體組成如下:

  • 1.項目負責人:香港易學研究院院長,負責整個項目的組織和協調工作。

  • 2.項目主管:負責項目的實施和監測工作,並協調相關項目工作。

  • 3.項目執行人員:負責具體項目的實施和推進工作,如易學文化普及活動、易學文化研究項目、易學文化人才培養項目、易學文化交流合作項目和易學文化創新轉化項目等。

  • 4.項目顧問:來自中國和國際易學領域的專家和學者,為項目提供學術支持和建議。

此外,我們還將與國內和國際易學組織、文化機構、高校和研究機構建立合作關係,共同推動易學文化的保育和發展。

計劃實施後,我們將不斷監測和評估項目的實施效果和成果,並進行相關統計和分析,以便及時調整和完善計劃實施方案,確保易學文化保育和發展工作取得預期效果。結語

易學文化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歷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蘊,是我們民族傳統文化的珍貴遺產。然而,在現代化的進程中,易學文化也面臨著嚴峻的保育和發展問題。為此,我們香港易學研究院發起易學文化保育與發展計劃,旨在通過系統性和全面性的保育與發展工作,促進易學文化的現代化和國際化,推動中華文化的對外交流和融合,為中華文化的發展和繁榮作出貢獻。

通過易學文化保育與發展計劃的實施,我們相信易學文化將得到更好的保護和傳承,更多的人將參與到易學文化的研究和推廣中來,從而推動中國文化的發展和傳播,加強中國與其他國家的文化交流和理解,進一步提高中國的國際影響力和文化軟實力。我們將不斷努力,不斷完善易學文化保育與發展計劃,為中華文化的繁榮和發展做出積極的貢獻。

改善現有中華易學學術的漏洞

計劃的主要內容

一、調查和分析現有易學研究的問題和缺陷

我們將開展一系列調查和分析工作,以了解現有易學研究存在的問題和缺陷。這些工作包括對易學研究文獻進行系統性研究,對現有易學理論進行全面分析,以及對易學實踐和應用進行深入調查等。

二、制定易學研究的基本原則和方法論

在了解了現有易學研究存在的問題和缺陷後,我們將制定易學研究的基本原則和方法論。這些原則和方法論將根據中國傳統文化和現代科學的發展要求,建立易學研究的基本範式和標準,以便推動易學研究的發展。

三、建立易學研究的資源和平台

為了方便易學研究者和愛好者進行學術交流和合作,我們將建立易學研究的資源和平台。這些資源和平台包括易學研究圖書館、易學研究數據庫、易學研究網絡論壇等。這些平台將為易學研究的發展提供重要的支持和保障。

四、推動易學研究的國際化進程

易學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但它同樣也是全人類共同的文化遺產。因此,我們將積極推動易學研究的國際化進程,加強易學研究與國際學術界的交流和合作,促進易學研究成果的國際傳播和應用。

五、提升易學研究者的學術素養和能力

易學研究需要具備一定的學術素養和研究能力,因此,我們將進行一系列學術培訓和研討活動,提升易學研究者的學術素養和能力,幫助他們更好地進行易學研究。

這些計劃是一個長期而艱巨的工作,需要各方的支持和參與。在資源投入方面,預計需要大量的資金和人力資源,其中大部分投入將用於研究、整理和出版易學文獻和資料,以及推廣易學的工作。同時,還需要建立一支專業的易學研究團隊,吸引和培養易學領域的專業人才,以確保計劃的順利實施。

香港易學研究院

香港易學研究院
13.09.2023
hkyhri.org.hk